2)第八百零三章 群鲨战术_蜀山悬剑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载箭失,箭失放在箭匣里,一个箭匣装三十支箭失。一支支箭失像竹简一样,用细绳并排穿在一起。

  从棹卒(水兵)中训练出的床弩装填手和射弩手对海鳅的行驶速度习以为常,挺身站在船身上,如履平地。

  装填手早已把箭匣插入弩机机身,用脚踩下踏板,齿轮转动,拉开弩弦。

  上弦完毕,装填手随即快速扳动手柄,箭匣内的箭失自动装入弩膛,箭失咬合弩弦,完成装膛。

  弩身的前方带有“望山”,上面标有刻度、能够大幅提高了射击的命中率。箭失上膛后,射弩手通过“望山”瞄准目标,按照不同的距离,调整发射角度。

  “流星连弩”的底座有一个可以上下左右转动的转轴,保证弩机没有射击死角。即便是从海鳅上对着叛军巨舰仰射,也是毫不费力。

  见唐军海鳅驶来,叛军士兵纷纷从船舷上探出头来,试图居高临下,用弩箭射杀唐军棹卒。

  “流星连弩”所用的箭失以木为杆,铁片为翎,实际上是一支带翎的枪矛,射程更远。在海鳅尚未进入叛军弩箭射程时,唐军的“流星连弩”就已经开火了。

  见到叛军士兵的身影出现在“望山”中,唐军射弩手扣动扳机,射出弩箭。

  “嗖”

  一支带翎的枪矛以肉眼难以觉察的速度射出,自下而上,正中叛军士兵的脖颈。

  中箭士兵,手捂咽喉,惨叫一声,一个倒栽葱,从巨舰的船舷处翻落水中。

  一支弩箭射出,装填手迅速将第二支弩箭上膛,射弩手继续瞄准目标,连续发射……

  “嗖嗖嗖”

  五十艘床弩海鳅上的“流星连弩”同时开火,在叛军船舷前就编织出一道箭网,压的叛军士兵抬不起头。

  叛军巨舰由于行动不便,顾此失彼,无法打退唐军水师的第一波攻击。二龙出水阵很快乱了阵脚。

  丁九曲指挥“艨艟”,乘势向许峄的五牙战舰冲去。措手不及间,许峄大为慌乱,赶忙掉转船头后撤。

  ……

  丁九曲麾下的“艨艟”又称“蒙冲”。

  所谓“蒙”,指船身蒙上生牛皮,以提高防御能力。所谓“冲”,指其善于冲锋破敌、冲散敌阵,

  丁九曲为了强化“蒙冲”战船“冲”的效果,更改了船体构造。将船体改得细长如梭,以增进速度,并在船首处伸出铁制的冲角,形如大钢锥。

  见战机出现,丁九曲亲自操舟驾驭,让座船顺风而下,利用速度上的优势,追至许峄五牙战舰的侧面。

  兔起鹘落之间,丁九曲一声令下,“艨艟”上的棹夫果断扳下机括,桨弦释放,船尾的螺旋桨快速转动,让船速提升至三倍。

  “轰隆”

  “艨艟”船头的“大钢锥”勐然刺入许峄的五牙战舰,如同攻破城门的破城锤,将巨舰撞出一个磨盘大小的大洞。

  湖水立刻倒灌入巨舰船舱。

  叛军巨舰上下甲板相隔,上下人语声不相闻。橹手很难听到甲板上的命令。

  五牙战舰最下一层甲板内的橹手还不知发生了什么,就感觉船体勐然晃动一下,破开一个大口子,数以百斗的冰冷湖水从破洞中灌入。

  橹手们大骇,扔下船桨,疯狂涌向头顶的舱门。众人七手八脚,乱作一团。

  然而,巨大的水压下,舱门根本打不开。不到一炷香功夫,湖水漫过众人头顶,数百名橹手被生生淹死在底层船舱。

  五牙战舰吃水过深,缓缓沉入湖底,陷没在湖底淤泥的深处,被飘荡的绿藻团团围住……

  船沉之前,许峄在亲兵的掩护下,迅速跳上一条小艇,风一般地驶离战阵。

  ……

  唐军水师的第一波冲锋,便让数千叛军棹卒(水兵)死于此仗中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