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3章 一个人扛着跑的150重炮_大明:我与那些奇奇怪怪的植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朱绍华还跟清儿一起,专门一个研制了一个专用工具。

  除了李婶的手艺之外,也多亏了清儿。她亲手加工出极致圆滑的柚木内模,并在表面画出合金树根的缠绕弧度,李婶才能“按图施工”,将合金树根紧密排列,然后扎紧固定,又在两端留出与外层编织搭接的弯钩,等到合金树根固定成型后再开始下一层的编织。

  而朱绍华不确定的地方,就是这种形状特别的膛线效果。至于膛线的缠度问题,他可没有这么多的二号合金树根去实验,只能用了一个印象中看过的数据。

  外面的几层的二号合金树根并非紧密编织,而是编织成网架架构,中间需要浇铸铜水。为了增加握裹力,趁着新鲜时对内层二号合金树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。

  朱绍华也曾想过全部用二号合金树根编织,然后用少量铜水灌缝密封,他有把握把炮身重量控制在两百斤以内。

  一个人就能扛着跑的150mm“重炮”,就问你怕不怕!

  可惜想法虽好,问题却多。

  首先就是二号合金树根用量,朱绍华大体一算,得5000米。

  每棵榕树大约能生长400米二号合金树根和4000米一号合金树根。

  光是炮身,就需要消耗12.5棵合金榕树

  要知道,合金榕树的最大培育数量是100棵,水车、机床等零零星星的用掉了将近2棵!

  再一个问题,就是重炮的后坐力可大得很,如果炮身太轻,开一炮就得把自己蹦到天上去,到时候还得想办法配重,太不划算。

  朱绍华苦中作乐的想:嘿!别人想方设法减重,我还在担心太轻!

  最终的结果就是二号合金树根用量控制到了2300米,大约6棵榕树。

  算一算,好像还能制造17门炮。

  但这并不是全部。

  海上作战,哪怕是把这17门炮都装到一艘船上也不多。

  朱绍华从很多小说中都看到过,西方的风帆战舰,都是装载50-70门火炮起步,即便是武装商船,所搭配的火炮数量都不止于此。

  朱绍华能做的,就是提高射速,从而充分发挥高性能火炮的优势。

  按照朱绍华的记忆,这个时代海战中火炮基本是10-15分钟每发的射击频率,甚至两三个世纪之后重炮的射速也只有2-3分钟每发,朱绍华准备将射速提高到一分钟4-6发。他所依仗的,就是超轻量级的炮身、定装炮弹和护卫队员强大的身体素质,把150mm重炮当成小型速射炮来玩。

  超出这个时代的“高射速”和“高精准”特性,让朱绍华可以实现“一发入魂”和“定点清除”的战术。

  既然追求高射速,就必须使用定装炮弹,这就又涉及到炮弹壳的制造。

  目前朱绍华还不具备大批量生产轻型弹壳的能力,所以朱绍华还是用了精雕细琢生产“子铳”,然后重复灌装利用的笨办法

  为了满足4-6发/分钟的射速,朱绍华决定为每门炮配置40发可以现场复装的炮弹壳,为了尽可能的让弹壳更薄并保证安全,仍然要使用部分二号合金树根编织,大约是每个弹壳20米,这就又需要两棵树。

  最后还有炮架,朱绍华设计了两种,一种是在船上固定使用的,一种是在陆战中使用的,仍然需要使用部分的二号合金树根,特别是反后坐力装置,这也是整个炮架的最大亮点。

  用了这么多二号合金树根的火炮,当然要物尽其用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

  粗算下来,每门炮需要的消耗8棵合金榕树,最多能制造12门炮。

  看了一眼将要被撸干净的榕树,朱绍华一阵心痛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