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百零三章 神奇的眼光_重生从零六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太不现实了!”

  车子在公路上飞驰,透过车窗,已经能远远地看到机场,

  陈阳收回目光,转头看向黄珊,笑着说道,“我还没那么天真,妄想做到能独立自主生产芯片,

  只要能把你说的这个计划实现,就已经很不错咯。”

  陈阳笑着摇了摇脑袋,不再说这个事,而是问道,“刚才你说的这些,都是下面的人提出来的建议?”

  “对啊,”

  黄珊点了点头,笑道,“这种专业方面的东西,你让我说,我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啊,

  这些都是虹谷资本项目部的同事,在汇集了大麦研究院、盏瑞研发中心和虹谷技术顾问部的意见之后,整理成的两套方案,

  一个是走无厂公司模式,把现在正在兴建的芯片制造厂剥离出去,成立一家单独的芯片制造公司,然后盏瑞就专注于芯片的研发设计工作,

  既然你不喜欢这个方案,具体细则我就不说了,

  另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,这个是充分考虑了国际政策环境之后,他们给出的建议,

  如果不按这个建议去做,执意把公司放在国内,一方面我们很难得到高端制造设备,另一方面,也将面临随时被制裁的风险,

  投了巨资,却无法介入高端市场,得不偿失且不说,最重要的,是无法达成我们建成一流芯片公司的目标!”

  陈阳缓缓点头,沉吟两秒,随即说道,“刚才武总他们说起阿斯迈,当年是一穷二白,不得已而选择全球采购,才错有错招,避免了被美国打击,

  我倒是觉得,这不能说是错招,反而是一记妙招,

  从原材料到成品,芯片所涉及的环节众多,不管是从理论还是现实的角度,都不可能由某一家公司,或者某个国家,独立完成所有的芯片生产环节,

  全面开放的态度,有助于加深国际化合作,却也与我们建设最大程度自主产业链的决策不矛盾,

  我的想法是,你刚才的这个方案,要尽快执行,

  而且可以更进一步,不妨再把态度放开一点,多交朋友,多与其他公司合作,博采众家之长,成就我们自己的事业。

  另外,”

  陈阳抬起头看着黄珊,笑道,“除了常规的商业合作,我们也可以谋求智力合作,

  欧洲有大量的科技研发人才,硬件软件的都有,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底蕴,并不比美国弱多少,

  那个arm公司就是英国的嘛,德国也有很深的半导体研究基础,

  只是欧洲受限于自身先天条件,小国寡民资源分散,无法把这些资源有效整合起来,与美国相抗衡而已,

  我们完全可以在欧洲,设立几个研发机构,这些机构的研究方向可以不必局限于芯片,其他的计算机、通信,都可以立项,

  然后让盏瑞研发中心,还有大麦研究院,与他们合作,

  互相帮助,互相成长嘛!”

  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