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八百三十四章 庙会_重生从零六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没开车,两人牵着手便往庙会举办地走去。

  既然是庙会,那肯定得有个庙,否则就不叫庙会,而是赶大集。

  南江镇虽然很小,却也是有个正儿八经的庙,

  好吧,

  其他地方的庙会,要么是佛教庙会,要么是道教庙会,比如很多地方都有的城皇庙会,就是道教庙会,

  而南江镇这里的庙会,却是罕见的儒教庙会,

  因为这里的庙,是一座“文庙”,里面供奉的是孔子。

  文庙既是祭祀的地方,同时也是当地的学宫,

  所以南江镇文庙,规模建制远超普通的小寺庙。

  最早的南江文庙始建于明朝,由黄墙、礼门、义路、灵星门、状元桥、泮池、大成门、大成殿、照墙、东庑、西庑等建筑组成,占地二十多亩,规模宏大壮观,

  咳咳,当然了,历史兴衰无常,当年的那些建筑,到了如今仅剩大成门、大成殿这两个主体建筑,其他地方,基本上都化作了土,

  也许是因为南江镇周边空地大把,实在没必要跟孔圣人抢地盘,以至于这片位于镇区的地方,倒是从未被其他单位或项目所占据,

  今年西江县搞生态旅游建设,南江镇政斧便拨了专款,又找恒立等企业化了点缘,将文庙重新修缮,

  虽说还达不到鼎盛时期的规模,但一些基本建筑,比如黄墙、礼门、义路、灵星门、状元桥、泮池这些花费不大,又比较有意义的建筑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,

  再在周围种上绿植,当年的主体建筑所在都改成了广场,倒也像个小公园,便成了镇上居民经常过来的一个休闲场所。

  陈阳要搞庙会活动,放在这里便最好不过。

  从小区前面的十字路口往北走,不到一公里的地方,便看到一排黄墙,其中有一座崭新的青石牌坊,上书“文庙”二字,

  牌坊下还有一尊极为破旧,却整体保存完整的石碑,刻有“文武官员到此下马”,算是文庙除了那两座幸存建筑外,最有价值的文物。

  这里就是文庙。

  尽管今天是大年三十,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团年,可此时的文庙里面,已经聚集了不少人,

  可能是南江镇太久没有办过庙会,一些曾经经历过庙会时代、心中有些怀念的老人,已经迫不及待赶了过来。

  陈阳拉着邹蓉,顺着人群走进去,他们两人都戴着羽绒服的帽子,帽檐遮住整个额头,再将拉链拉到最上,连鼻子都被遮住,整一张脸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,自然不会被人认出来。

  从文庙牌坊进去,首先是一座面积较大的广场,

  此时广场四周已经搭上帐篷,

  看到这些帐篷,邹蓉噗呲一下笑出声来,陈阳也老脸一垮无言以对,

  为啥?

  非常明显,这批帐篷,就是去年雪灾的时候,大麦和花火公司捐出来给火车站使用过的那一批,

  因为比起普通的帐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