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才储备_电子重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工夫做出来,我们泛翰集团才会和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共同发展。”

  王二连连点头,他虽然是个农村出来的人。但却也明白人才的重要。而人才的培养,更是企业贯穿始终的难题。

  有的小公司花费无数的精力,将一个菜鸟培养成老手。然而有大企业看中了这个老手,就能拿出小公司拿不出的价格。把这个老手挖过去。

  小公司于是就永远是小公司,大企业却越发的是大企业了。

  唯有能够和员工共同成长的公司,才是唯一能够发展壮大自己的公司。

  员工从菜鸟变成老手了。公司也从小公司变成了大企业。老手年纪大了想转去管理岗位,公司又要手下培养出更多的老手和菜鸟……

  只有这样的公司。才是拥有未来的公司。泛翰集团当然不用担心会给员工开不起符合他们价值的工资,但却不一定会满足所有人对自己人生的期望。技术岗位的黄金时间也就是二十年。在IT行业每一个年轻人都有这样的危机――我未来的路究竟要走向哪里?

  盖因技术是吃不了一辈子的,计算机行业的知识更新速度太快,人一过四十很少就能继续有精力去追赶潮流。这个时候除了工资和待遇,这些人就又会追求稳dìng和出路。

  泛翰集团如果不能从一开始就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挖掘,只靠周硕一个人带来的重生福利,发展的再怎么壮大也不会走的太远。

  当然,王二自身是想不了这么远的。但是多年的工程建设和公司经营经验,让他冥冥中有这样一种意识。

  注重知识和人才的收集,是每一个成功生存下来的IT行业公司,几乎本能的行为。

  “好吧,就是这样。”周硕挥了挥手,笑道:“王经理不用担心,这件事情并非只有你一个人在做,集团的人力资源部也有在跟进……”

  不知道为何,说起人力资源这档子事情,周硕心中冷不丁的就想起一个人来。当初绣城和大港争夺软件园项目,大港市长冯开贵身边那个热情火辣的香港美女萧怀丹,她似乎应该是个很好的人力资源经理吧?

  这个念头在周硕的脑海里一闪而过,俩人又聊了几句算不上正事的闲话。这边何悠悠和一众同学上了会儿网,却忍不住都有些无聊起来。

  这也不奇怪,1996年的中国互联网内容实在是乏善可陈。搜狐、网易这些门户网站都还要有两年时间才能办起来,网上虽然有六耳IM的中文版,但可以联系的人却没几个。这个年代上网的基本上不是科研人员,就是学者、大学生,全中国接通网络的地方,也只有各大研究所和校园网。

  南方和帝都也有几个开通了拨号连接的地点,但根本不成规模。六耳IM中文版的申请号码,甚至没有突破四位数。

  在这样的网络环境里,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