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章 独辟蹊径_电子重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音乐的能力,周围也一定少不了有这样技术的人。

  但这些都是马后炮,一个在国外已经被证明是销量很好的产品。于娟竟然有胆量否定它在中国市场的价值,这份眼光可就很不俗了。

  周硕赞许的点了点头,感兴趣的接着问道:“那么,你看如果泛翰集团把MP3推向国内市场。是不是就注定会失败?”

  “那倒也不是!”令人意外的是于娟竟然给出了相反的答案,看她痛快的反驳和信誓旦旦的神情,显然思考这个问题不止一天了。

  “哦?”周硕惊讶了一下。显然没想到她竟然要推翻自己刚才的结论,感兴趣的问了起来:“怎么。你有什么好办法吗?”

  要不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,于娟只是MP3的生产经理。本身既不负责市场销售,产品又是用来出口的。若是换个人来,说不定就是把自己本业上的东西弄明白,然后躺在这个职位上拿些应得的薪水。

  最多就是在本岗位上多钻研一些技术和能力,优化生产流程、降低生产成本之类的事情。

  但于娟显然不仅本职工作能做好,还把自己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。作为一个老板,周硕不得不承认有这种职员,实在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。

  “我有两个办法。”于娟还真有现成的解决办法,她双目放光兴奋的说道:“其一,我们可以一个、一个城市进行推广,换歌可以通guò设置专门的服务店面来解决。我们的MP3拥有全部专利,而且产品所有关键芯片都是自产,不用担心其他厂家领先我们去抢占市场。实际上换一首歌我们的成本非常有限,收费可以全部用来支付房租和人工,甚至可以把这个服务外包给其他的商家。”

  “嗯,这是个好办法。”这也是周硕原本考虑的方案,后世其实也有类似的生意,只不过没有发展壮大起来而已。优点是解决成本低,市场推广难度低。但缺点也很明显,覆盖面积小,对用户来说换歌太过麻烦,而且还带来了额外的管理成本。

  只要能够在一个城市里建设足够多的服务站,MP3倒是不用担心换歌的问题了。但这种额外成本是否会让人接受,还是需要小心求证的事情。

  “那还有第二种办法呢?”周硕现在还真是好奇,于娟还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“第二个办法嘛,其实也很简单,那就是录歌。”于娟拢了拢耳边的头发,不等周硕追问,就自信的说道:“一首歌少的2、300K,多的不过7、800K,其实可以通guò电话传输。我们的MP3本身就有录音功能,如果再加一个转录附件就可以把电话里播放音频信号,转换成数字信号……”

  随着于娟的叙述,周硕不由得瞪大了眼睛!这真是一种新奇的做法,历史上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