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24页_秦朝的美好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今他们越来越人性化了。

  有个小县令,想留一个自己放,都被驳回了。

  所以这烟花,非节庆日,看不到。

  烟花最先在咸阳城放,然后是周边,最后是边关,边关也有烟花。

  因为李季阳觉得守军每年都无法回家过年,再没有烟花可看,简直太惨了!

  以至于每一年,守军过年的时候,不但军饷翻倍,还有大块红烧肉吃,等不当值了,还有神仙酒可以喝,最主要的是,即便是在苦寒的边关,他们也有烟花可以看!

  等烟花放完了,这除夕宴也就结束了。

  李季阳哈气连天的跟着羸政去后宫吃了顿家宴,这次就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,皇太弟以及羸政跟他,李信一家三口。

  吃过了饭,就被皇太后赵姬赶着出了门:这都困的快要睡着了,赶紧回盘龙殿。

  知道了,干娘,别忘了看镜子哈!李季阳垂头丧气的跟着羸政走,还不忘嘱咐一声。

  知道了,知道了!

  第二天初一,不用起床,李季阳懒床睡了个美美的觉。

  正月里无事可做,就是走门串亲戚,秦安君府送出去一车一车的礼物,也收回来一车一车的礼物。

  几个负责灭国的大将军给他送来的都是他们的战利品,其中不乏有些精品,让李季阳十分高兴!

  李季阳在家玩儿的好几天没进宫了,羸政怪想念的,可是他想着自己去了,也没用!

  因为小阳一定会看那些死物,怎么办呢?

  羸政神神秘秘的给李季阳送了个书签,上头就一句话,三个字:九州鼎!

  然后李季阳飞一般的进了宫!

  在哪儿呢?李季阳几乎激动的不能自己。

  在后头放着呢!羸政直接拉着他往后走。

  在盘龙殿后面的小花园空地上,放着九个大鼎。

  九只刻楼精美、古朴典雅、气势庄重的青铜大鼎,伫立在那里。

  夏朝初年,大禹划天下为九州,州设州牧。

  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,铸造九鼎。

  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、形胜之地、奇异之物画成图册,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,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,以一鼎象征一州。

  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。

  九鼎象征九州,反映了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,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,是顺应天命的。

  正所谓: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从此,九州成为中华大地的代名词,定鼎,成为政权建立的代名词。

  九个鼎代表分别是古时候的九州,即荆州、兖州、雍州、青州、冀州、徐州、豫州、扬州和梁州。

  分别配予冀鼎、兖鼎、青鼎、徐鼎、扬鼎、荆鼎、豫鼎、梁鼎、雍鼎。

  夏代的青铜铸造业,已相当发达。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,熔点低,便于铸造冶炼。夏代的炼铜业。

  古文献中亦有记载。

  《越绝书》卷十一日:禹穴之时,以铜为兵。

  关于铸造九鼎,《墨子》的《耕柱》曰:昔日夏后开(启)使蜚廉折金于山川,而陶铸之于昆吾,九鼎既成,迁于三国。三国指夏、商、周。

  《左伟》宣公三年曰:桀有昏德,鼎迁于商。即言此事。

  据考古材料证明,当时的奴隶在铸造象九鼎这样的大型器件时,一般是首先用质细的泥土制成器范,再用木炭作燃料,用铜制的坩锅冶炼铜,锡矿块,最后将铜锡溶液注入范中,就成为青铜器。

  不过后世说法不一,虽然九鼎有明确记载,但是始终下落不明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