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52页_秦朝的美好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代的染色剂因为是纯天然,过几遍水就褪色了,所以贵族们的衣服都是一整治便是几大箱子,其实真正能上身穿超过一年的都少!

  平民们的就不同了,几乎都是原色,又自家织的厚实,倒是不用精心养护那么麻烦。

  所以,他们那里有中原人!蒙骜老爷子立刻就断定了:而且这中原人,恐怕还是个贵族!

  不错!王颌老爷子也道:匈奴人那里就算是有会纺线织布的妇人,他也没桑麻,蚕茧,怎么织?唯有带着大量东西过去的贵族,给他们一些,以求得庇佑!

  恐怕不止是一个!羸政却道:而且那些人,日子恐怕也不好过了,匈奴人的衣服都是半新不旧的,他们来大秦,肯定穿戴都是最好的,他们都这样了,那些贵族恐怕也没什么新的东西给他们了,这样的人在匈奴也没什么大用

  众人一想,可不是么!

  匈奴人特别狼性,他们讲究的是弱肉强食,听说冬天里如果遇到了雪灾,最先被丟进风雪里冻死的就是老人和弱者,其次是女人,最后是孩子!

  青年和壮年人,反而要努力存活!

  因为他们认为,只要有了马匹和弯刀,弓箭,他们匈奴人的青壮年就能再次拥有女人和孩子,牛羊以及财富。

  当然,等他老了,再遇到天灾的时候,就该他去死了。

 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!

  第477章中原的礼仪

  第二个接待的使节团竟然是东胡。

  他们也是一百人!

  跟匈奴人差不多的样子,不过他们遇到的是李牧。

  这些将军没有一个好想与的,李牧干脆告诉他们,要么就轻车简从,要么就赶紧回去吧,皇帝陛下不缺他们那点牛羊,他们赶着往咸阳走,他还怕污染他们的官道呢!

  最后,跟蒙恬差不多的解决方式,牛羊留下加餐,不过李牧老实啊,给他们全都按照市价,砍一半,兑换了刀币和圜钱等东边的几个部落也来人的时候,接待的就是桓骑和辛胜了。

  部落带的东西各不相同,但是秦国只允许他们带几辆马车和随从以及护卫,其余的,绝对不许他们带。

  例如匈奴和东胡的牛羊,那么多,浩浩荡荡赶过去,谁知道中途会发生什么事情?

  不让除却马匹和人的活物过境,是最低标准。

  不过也就匈奴和东胡这样,随后到来的犬戎、娄烦、鬼方、孤竹等外族人虽然也是百人队伍,可没带活物,人家带的都是一些他们部落的特色物品来觐见。

  等更小一些的外族人,例如物产十分匮乏的朝鲜,哦,这个时候,他们叫高夷,就来了十个人!

  当听到高夷的时候,李季阳还一愣,这是哪个?

  但是后来才反应过来,原来是朝鲜那边!

  局夷,古民族名。

  最初是位于东北亚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民族。

  拜熊图腾。复合民族高夷、高丽、高句丽自形成伊始就是跨国民族,其族名族源均与华夏古代的高阳、高辛等远古民族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  族名与族源孔晁注《汲冢周书》里的《王会解》云:高夷,东北夷高句骊。是谓高夷、高句骊归属于东北夷民族群体。

  高夷不能说是族名为高的东北夷民族。

  理由是成周之会有另一个单称夷的东北夷族民族若以复合民族考论,族名也是复合族名。

  甲骨文中的高均以地名见载,字形与京近似。

  史载高句丽世族家家自有小仓,名之曰桴京。

  高句丽民族自称高句丽,汉晋学者考证高句丽古称高夷。

  但是这个时代还没有仔细区分他们,所以一概称为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