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百四十五章 悬金募死士_顽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嗣,不是小宗入继大宗,就是兄终弟及,藩国因绝嗣问题一直挣扎在生死线上,岌岌可危。

  所以胆小怕事儿,早就刻进秦藩宗室的骨子里了。

  陈奇瑜早在围城开始,就找上西安府城里的秦王,劝其捐资助饷。

  但藩王助饷在大明不是稀罕事,它没那么简单,不是想捐就捐。

  大明的宗室并非不给朝廷助饷,自万历末年萨尔浒兵败,便变得极为频繁。

  当然每次助饷的数额确实没有太大,通常都是一个藩府捐个一千到三千两白银。

  这非但不少,而且是格外巨大的一笔财富。

  因为藩王宗室限于制度,是很特殊的一批人。

  他们在认知里,跟大千世界就压根儿没关系。

  这帮人绝大多数都生在萧墙之内,一辈子长在萧墙之内,最终同样老死萧墙之内。

  给朝廷捐资助饷,跟扔王宫湖里有什么区别?

  答案是扔湖里能打水漂。

  所以指望藩王为一个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世界毁家纾难,拿出更多家产助饷,根本就不现实。

  他们能做最多的,就是像汉中瑞王朱常浩那样,因为自己的童年、少年、青年时代都在紫禁城里长大,他对那里有记忆,也对天下有概念。

  刚好,如今是他的好大侄儿当皇上,所以年年捐资助饷,有时候甚至会一年捐两回,收获两封优奖诏书,花了钱心里很爽。

  但是对其他大部分藩王来说,他们一不能奔丧、二不能朝见,紫禁城、乾清宫和天下,就只是遥远又神秘的名词。

  他们和皇上的交情甚至比不上刘承宗这个笔友,所以根本就不在乎龙椅之上,到底坐了个什么玩意儿。

  没概念。

  而在另一方面,大明有《宗藩条例》,藩府有藩府的规矩,他们捐资助饷自有程序,跟官员捐资助饷不是一回事。

  藩王则不能把钱粮直接交给地方。

  当藩国有助饷的意思,需要先报给当地主官,一般是巡抚,巡抚报给朝廷,皇上朱批一句:干得好!

  然后皇上把旨下到户部,让他们准备好接收这笔钱粮。

  巡抚收下这笔钱,差人运到京师、或者户部的本省分部。

  这个程序叫优旨覆收,前俩字是皇帝的优待诏命,后俩字是命令户部收到钱回复。

  这也是藩国助饷的常例。

  当然,有时候没有优旨,就比如唐王去年一直在朝廷上因宗室换授吵架,表面上支持崇祯,但崇祯很不喜欢藩王对国家政策指手画脚。

  所以去年唐王捐资助饷,崇祯就只给了表扬。

  而直接拿钱粮出来,发给当地驻军作为军需,若是普通百姓、官绅,那大概率是没问题的,因为他们的父母官是知县,知县就能决定收钱粮、调配钱粮。

  朝廷知道后不仅不会怪罪,还会赐下冠带荣身,给旌表立牌坊,以示表彰。

  但藩府不能这样做,因为他们的父母官是皇上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