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酿三苏之文_冠绝新汉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个情况吧?”

  但是,那坐于一桌后面的姜义,看着陈止平静的面容,却是若有所思。

  就在这种种疑惑的情绪中,陈止回到了自己的矮桌边上。

  很快就有人奉上笔墨纸砚,比之刚才的陈止写药方的时候,要郑重许多,也正式许多,毕竟关注的人不一样。

  “有意思,不知道陈先生这次能否让我辈再有惊喜。”

  朱守倒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,他乃是军人,虽然也有世家背景,但在文章经义方面那是完全不在行的,此时作为一个外行,当然是看个热闹,乐呵乐呵。

  边上,郑管扶着朱景,正去寻找王府的医师诊治,亦有人外出去请大夫,却没有人追究陈止的伤人之事,好像所有人都选择性的忘记了。

  “看他的样子,不像是虚张声势。”

  孟趟公等人看着陈止落座,一个个也都关切起来,注意到陈止的表情后,就有人改变了想法。

  “真要是说起来,这陈止过去写过类似的文章,也并非不可能,如果写过,现在只需要稍加更改,就能成为新的文章了。”

  “但是,未必比得上这个慕容辛的。”

  “一切还未可知,先观望一番再说。”

  众人带着这种想法,都盯着陈止,却见他做下来之后,没有立刻动笔,而是闭起眼睛,仿佛在闭目养神一般。

  “他这个模样,不像是在回忆,倒像是在酝酿文章,莫非还真要现场写下一篇?”

  在他们的疑惑中,陈止于心中找到了那篇原版的《六国论》。

  正像有的人预料的那样,陈止其实写过类似的文章,但并非今生,而是在前世。

  他的前世,恰逢乱世,诸侯割据,就好像是一个个独立的王国,陈止在分析天下局势的时候我,为了增加说服力,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参考过原本《六国论》的观点,只不过因为零散的关系,多数都是一鳞半爪,不成体系,所以不能成文,只是陈止对这篇文章还是颇为熟悉的。

  “文章本身,还是有点问题的,原版的《六国论》是要阐明宋朝通过岁币外交,获得的安稳并不值得称道,乃是饮鸩止渴之举,但新汉的情况不同,新汉虽然内部已经显现危机,但并不衰弱,哪怕在周边战场上有了劣势,但总体上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,而且也没有什么朝贡外交,并未给周边部族进贡,最多只是绥靖和羁縻。”

  想着想着,陈止就意识到,自己这次要写出文章,就不能遵照原本的语境,因为这样不够切合实际。

  “原本的含义不用完全套用,但文章的结构和警示的意味,依旧可以留用,况且我这段时间,已经发现了很多问题,留下来的诸多遗策,更是被改的面目全非,导致朝廷在用一种非常诡异的态度,在和周边的部族交流,长此以往,必有隐患!”

  忽然,陈止意识到眼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