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零八章 两陈合流之始_冠绝新汉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收眼中,随后就走上前去,给坐在主位的陈永行礼,口称“叔祖父”。

  在他身后,陈迭笑着走到一边,说道:“这人我可是带来了,此乃我陈家未来之栋梁,我与他交谈了几句,确实是名不虚传。”

  他话一说,莫说陈止,连随后赶来,正在与陈永见礼,口称晚辈、后生的陶涯、刘纲等人,都是面色古怪无比。

  盖因从入了大门,一直到走到此处,陈止几乎就没有什么说话的机会,这话全都让陈迭包圆了,陈止最多是在关键的时候询问一二,也好让陈迭说的更加欢畅,结果这位因为说的舒服,就认准陈止名不虚传了。

  陈永显然也是知道这个儿子的性子的,并不接话,而是含笑点头,吩咐陈止和陶涯等人坐下。

  陈欢等人,这个时候也依照辈分自行介绍了一番,那三名中年人,乃是和陈迭同一辈分的下邳陈家之人,也就是和陈止的父亲是一个辈分的,但都是陈止的侄子,并不是亲子。

  至于那余下的五人,包括陈欢在内的三人,为陈永的孙子,余下两人则是族孙。

  这些陈氏族人,都是下邳陈氏,和陈止的彭城陈氏算是同族,但毕竟分开也有几十年了,此时固然是客气的见礼,但多少还是能感觉到一丝隔阂和生疏,哪怕是那个颇为热切的陈欢,在言语的细节上,也可听出蛛丝马迹。

  但若说言语中隔阂比较少的,也有一人,就是先前提醒过陈欢收敛的那名青年。

  此人刚才也已经自我介绍,名为陈梓,是陈欢的堂兄,其父早亡,为陈迭养大,自小好学,后来跟随在陈永的身边,颇受重视。

  这人刚才说话的时候,在细节之处颇有讲究,让人听着比较舒服,而且其人一开口,声音圆润,整个人更是给人一种温润之感,让人不自觉的就生出好感。

  待得众人纷纷见礼,陈永就顺势开口了:“守一,你的名号,我是早有耳闻了,今日见了,果然不愧是我陈氏子孙啊。”他边说边笑,看着陈止,微微点头,一副满意模样。

  陈止当然是连连谦虚。

  接下来就是一问一答的环节,主要体现的就是同族情谊,气氛温馨而热烈,不时还有陈欢乱入,令谈话渐渐轻松、欢快,陈止、陶涯等人依次发言,并听取了长者陈永的教诲和意见,都表示受益匪浅。

  实际上,陶涯等人也是乐得如此。

  这陈永再怎么说,也是列卿之一,能来他的府上,对于这些没有出仕、只在部分地区有名望的士子而言,好处是不言而喻的,就算是没有多少营养的闲谈,也是甘之如饴,因为这本身就是资历,以后在外,碰上什么事,就可以拿出来说,那谁谁谁位列九卿,我和他谈笑风生之类的。

  事实上,他们这些人,一路走来,时间不长,但陈止的名声几乎呈现三级跳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