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乐之位,可坐多久?_冠绝新汉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不过,这样变化,也自然而然的会被削弱其他方面的能力,至少统治者是不会允许一个机构拥有着干涉各方面的权力的,所以进行平衡和削弱,就是应有之意了。

  于是决策职能被从尚书台分离出去,被中书、门下两省瓜分,同时也增肌了尚书台内部职权和组织结构的规范化,并且在之后的岁月中,不断的完善,在原来的历史中,最终在隋朝形成了闻名后世的六部。

  而此时,这尚书台除了几个主要的官员与列卿权势相似,乃至犹有过之之外,更有着较为完善的六曹尚书,吏部正是其中之首,余下为殿中、五兵、田曹、度支、左民。

  吏部对于一般官员的任命,还是有很大的权利的,乃至于对于一些权势不小的官员进补,也有很大的影响和建议的能力,如果真的对某个人有成见,潜移默化之间,就会影响其人前途。

  不过,陈止对于这些,显然并不担心,只是说道:“自取告知徐吉,无需多言。”

  看陈止根本没有想要解释的意思,董绪也只能干着急,在心里叹息着,同时念头急转,思考着有什么折中的办法,能扭转这个情况。

  他这边还在想着,陈止则已经起身,对着眼前的几人说道:“好了,今日见过,也算明了,这第一天,我不强求诸君就能全心为政,所以今日依旧闲散,但明日起,太乐署当逐步行至正轨。”话说完,他就起身,走到书吏身边,询问了卷宗馆藏所在之地,说是要过去查阅。

  要了解一个部门的运转,除了问其中的人,查阅过去的纪录,也是一个非常直接但是实用的方式。

  不过陈止走了之后,他的几个从属官却没有离开,而是聚在一起,商讨起来。

  “怎么办?真要按着他的吩咐,将徐吉撤职之事,上报给吏部?”董绪看着面前的几人,沉声说道。

  而他的几位同僚,此事也没了懒散之态,一个个眉头紧锁,如临大敌,因为都意识到这事背后的隐患。

  周傲叹息一声,然后反问道:“不然呢?董君,那毕竟是上官,而且刚刚上任,又是血气方刚的年龄,更有不小名声,其人其志,都不在小,否则也不会一接到敕令,就应诏而来。”

  伎乐曹高疆压低声音,说着:“此举,说得不好听一些,有些胡闹了,虽说是上官,不该妄议,但咱们的这位上官,也是第一次为官,有些许门道还不知晓,我觉得还是要给些提示的。”这高疆的体格看上去较为壮硕,似乎是打熬过筋骨,只是眉眼之间没有太多的英气,反而有种书卷气息。

  鼓吹曹马选则道:“若是咱们给提示,有些不合适,干脆给太仆府邸那边通个气吧。”他到是标准的士人装扮,说话的时候,也有着洛阳特有的京音。

  旁人听到这个提议,都是纷纷点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