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十八章 悔不当初,竹筒复满_冠绝新汉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就因为一念之差,现在连个书童都不如了?”

  有这样悔恨心思的,除了陈觉没有其他人了。

  陈觉也算眼光不凡,陈止宅院被烧,他跟着过去,看到陈止指挥若定,就有了靠近之心,后来听说《华源阁论》一事,更是有心亲近,可惜一时不查,因书林斋规矩一事,起了反复,决定先观望一下,不急着下注。

  在陈觉看来,观望而已,不会有多大问题,有的是时间考虑,考察陈止这位少爷。

  没想到风云突变,那看似儿戏的书林斋规矩,丝毫也没影响到陈止,最终成了今日光景,自然让陈觉悔恨莫名,觉得丧失了最大的优势,悔不当初。

  “一步慢,步步慢,但我比起其他人还有优势,必尽力补救!”

  这样想着,这位陈家仆从将目光投向了书阁。

  此时此刻,不知道有多少陈府下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这里,就等着里面的动静,寻找献殷勤的机会。

  书阁中,却是另外一幅光景。

  “既然诸位长者看重你,那你也不能让他们失望,要好好看书、为学,不可坠了陈府名声。”

  陈家家主陈迟正在谆谆嘱咐,对面的陈止则点头应是。

  说了两句之后,陈迟也不知道该怎么提点了,今天这事委实出乎他的意料,影响太大了,他这个家主也不好过问,不然一个不小心,就是牵扯几家的麻烦,对造成这一切的陈止,更是拿不定态度了。

  训斥,那肯定不行,别人家都送东西结交,你凭什么训斥?

  夸赞,也不行,因为陈迟正烦恼着书法这事一传开,陈止是受益了,他这个家主以后迎来送往的,麻烦可就多了,亲戚朋友、上司下属逢年过节的过来,想要求两个字,你答不答应?你答应了,写字的人却不是你,还要再向陈止寻求帮助。

  这么一来,陈止在陈家的地位如何?谁有求于谁?

  陈迟在很多事上缺乏魄力,但眼光还是有的,看得出问题的关键所在,因此看着陈止,心情复杂,不轻不重的说了两句后,点了他一句不能辜负诸老的心意,就先离开了。

  送了陈迟离开,陈止回返书阁,心里盘算着:“陈迟是个明白人,只是遇事难决,但最终会做出正确选择的,我在陈家的日子大概是好过了,这几天就得让想找麻烦的人都跳出来,否则以后就没借口动手了,还有,这诸老示好,也得给他们个面子,写点东西送过去,礼尚往来。”

  “止少爷,您慢慢温习,小的就不打扰您了。”边上,一脸献媚笑容的门房说着,小心翼翼的将门掩上,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,和最初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  但陈物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,这里已经来了张家、彭家、刘家等大家族的仆从、家丁,都是奉了家中太公的命令,借书给陈止,哪怕陈物没见过这样的阵仗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