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_冠绝新汉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甚高,听说连江左的几位郡守都曾去拜访过他,想要请他出山,哪怕不是辅佐自己,只是在旁边养着,那也是个壮大名望的事,但最后都是铩羽而归,有些人甚至连葛洪的面都没见。

  与这等人物相比,张咏实在看不出有什么资格,让葛洪在过境的时候,特地给他通报一声,这话就是用来客套,都有些给自己脸上贴金了。

  正因如此,等不少人回过神来,都觉得情况有些尴尬,气氛顿时怪异起来,还是边上的刘侃,一见情况不对,赶紧接过了话头,就指着葛洪身边的一人说道:“这位是鲍敬言、鲍先生,乃是葛先生的好友,在江左一带也有名气,同样也是道学的大家,而且对财货之道还有研究,他这次过来,也是因为陈君的关系。”

  “鲍敬言?”听着这个名字,陈止心中微动,觉得好像在哪里听到过,却又想不起来,随即就明白了,八成又是第一世的时候,在什么地方听过其人的名号了。

  要知道,陈止此生,固然没有抽到相应的签,但上辈子过目不忘的本事,还是遗留了一部分过来,所以他的记忆力很好,或许时间长了也会遗忘,但最近一年前后的事,都记得比较清楚,所以能让他记不清的事,不是上辈子的,就是第一世的,是在获得过目不忘之能前,就已经模糊的记忆。

  “能在后世留名的人,必然都不简单,但我却不能全部记住,不知道这个鲍敬言是有什么过人之能,又或者是做过什么惊人之事?刘侃说他有财货之能,难道是靠着这个留名后世的?”

  陈止的心里想着,表面却还是亲热的招呼着,却也没有虚伪的说什么久仰,而是说等会要好好的和鲍敬言交谈一番,讨教讨教。

  鲍敬言是一个有着国字脸的男子,气度沉稳,他笑道:“我是要和陈君你说说话的,但不敢说是教你什么,而是知道陈君你常为过人之举,所以过来拜访,旁的不说,你在洛阳倡导的诸评,就可谓奇思妙想,其中的不少深意,让我大有启发。”

  诸评给了他启发?

  这个说法,倒是让陈止颇为意外,因为刚才介绍的几个名士,陈止都在见礼的时候,简单的交谈了两句,他们也都说了来拜访陈止的理由。

  这种场合,即便只是客气的话语,说出来的也肯定是个人认为,陈止最为得意之事,所以那兖州、青州的名士,说的是陈止的名望,谈及的是青州的杏坛论道,而徐州之人则说的是陈止对陈家的帮助,以及他的几篇文章。

  至于葛洪,则明确说出来,是陈止文章中的内容,令他产生了拜访的念头。

  唯独是这个鲍敬言,提到的是陈止在洛阳的诸评。

  要知道,这个诸评虽然让陈止收获不小,但在一般的名士眼中,这般经营之举,其实不如学术、学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aoshuw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